8月5日,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第四届学术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哈尔滨召开。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中国工程院院士夏咸柱、刘秀梵、陈焕春,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中国兽药监察所所长才学鹏,中国农科院上海兽医研究所所长童光志,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所长孔宪刚、副所长王笑梅等9位学术委员出席会议,所内团队首席和部分骨干专家参加会议。学委会主任委员陈焕春院士主持了会议。
会议听取了实验室工作汇报,审议了实验室第六次评估的代表性成果,讨论了实验室发展的有关内容,评审了2016年实验室开放课题。 所长兼实验室主任孔宪刚研究员从科研工作、人才团队、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存在问题和“十三五”工作6个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孔宪刚说,2014年,实验室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绩。持续开展了动物疫病流行病学监测,揭示了CSFV、AIV等重要动物病原的致病机制,储备了一批新型疫苗及诊断技术;兽医基础免疫研究进展良好,引进培育SPF猪;获得新兽药证书1项;首次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再次获得国家优青项目资助,5位研究人员获得了国家级人才称号;建立了2个联合实验室,主办了4次国际学术会议。 陈化兰研究员、王晓钧研究员和步志高研究员分别汇报了“十二五”期间实验室在动物流感、天然免疫和人兽共患病方面的代表性研究工作。 听取汇报后,与会委员对实验室上一年的各项工作和“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认可,同时也对实验室评估和“十三五”发展提出了中肯建议。委员们指出,实验室的研究方向非常明确、重点十分清晰,人才团队、平台建设和科研工作都取得了很好的进展,需要继续保持、不断发展。 针对实验室“十三五”发展,委员们强调兽医学科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应当从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中寻找科学问题,实验室应以应用研究为导向进行基础研究,这样的基础研究才能更有针对性,更加符合兽医学科的特点和规律,更加契合国家的重大需求。委员们指出,实验室要充分利用依托单位近年建设的国家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等主要平台,不断加快人才团队建设力度,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带动学科的交叉融合,促进科研成果的产出和转化。 孔宪刚代表实验室表示,实验室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实验室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离不开实验室学术委员的关心指导,更离不开上级部门的鼎力支持。目前实验室仍然存在学科发展不平衡、学科领军人才较少、实验室集聚效应不明显等问题。今后将在工作中不断加强和完善,力争实验室获得更多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支持,不断进行机制和体制创新,提高平台设施的管理水平,为我国动物疫病防控提供更多技术支撑。(文/刘益民,张艳禾 摄影/王凯波)
上一篇:所党委召开支部书记会 总结上半年工作,部署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 下一篇:农业部兽用药物与兽医生物技术学科群 2015年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