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综合新闻» 综合动态

综合动态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专辑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23年12月,《中国科学:生命科学》"中国知名大学及研究院所专栏"特邀步志高所长组织出版"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专辑,汇集了一批优秀学者的文章,展示了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建所以来在重大、重要动物疫病和人兽共患病防控研究、生物安全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代表性成就与进展。



编者按

1946年,为支援解放战争和战后恢复生产,原延安光华农场场长陈凌风同志受党中央委派,辗转来到东北解放区。经过一年多的艰苦筹建,于1948年在哈尔滨伪满家畜防疫所的废址上成立了“东北行政委员会农林处家畜防治所”并担任第一任所长。研究所历经多次更名,“东北人民政府农业部兽医研究所”(1949年)、“哈尔滨兽医研究所”(1954年,隶属中央政府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1957年,隶属中国农业科学院),于1965年定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哈兽研)。

建所75年来,一代代哈兽研人守正创新,砥砺前行,将哈兽研逐步建设成为拥有一流学科、一流平台的现代化兽医研究所。目前,全所共有17个科技创新团队,研究方向涵盖动物重大、重要疫病和人畜共患病基础研究和防控技术创新。各类在岗人员约700名,其中正高级70余名,副高级120余名。在站博士后40余名,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800余名。先后培养了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各1名,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级专家1人,其他国家级人才称号8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3人,黑龙江省“头雁计划”入选“头雁”2人。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1人,全国杰出科技人才奖1人,黑龙江省最高科学技术奖1人,中华农业英才奖1人。入选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2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科英才”20人。

研究所现占地面积2400余亩,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先后为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动物疫病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建单位,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兽医学院办学单位。研究所拥有我国唯一的大动物生物安全四级设施——“国家动物疫病防控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所辖实验室分别被指定为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国家马传染性贫血(马传贫)参考实验室、国家马鼻疽参考实验室、国家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肺疫)参考实验室、国家非洲猪瘟专业实验室,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动物流感参考中心、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禽流感参考实验室、WOAH马传贫参考实验室、WOAH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参考实验室,及WOAH人兽共患病亚太区协作中心等。研究所内设有病原微生物保藏库、以无特定病原体(SPF)鸭和鸡为主的国家禽类实验动物资源库,及SPF猪等动物培育为重点的实验动物中心,为动物疫病和人兽共患病基础科学研究、应用技术研发和生物制品产业提供了关键的平台支撑。

哈兽研始终坚持以国家和产业重大需求为导向,高度重视全链条、高质量创新发展体系的构建。以创新链支撑产业链,以产业链带动创新链,建立了服务社会产业的动物卫生检测中心、承接产业研发的动物用生物制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黑龙江省兽用生物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临床试验GCP体系。下辖投资平台和多个产业转化基地,包括哈尔滨维实生物科创投资有限公司、哈尔滨维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哈尔滨国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哈尔滨恩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资)等高新技术企业,涵盖了各类传统技术与新型工艺技术的疫苗和诊断产品GMP生产线,形成了创新链、转化链、资本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新发展格局。

建所75年来,哈兽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紧紧围绕中国动物疫病防控的重大需求开展科技攻关,为有效防控动物重大疫病、保障畜牧产业健康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大科技贡献。相关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奖励27项,其中由哈兽研主持完成的工作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

建所初期,中国兽医科技基础薄弱,畜禽疫病猖獗,防治形势严峻。以陈凌风、袁庆志、沈荣显、吴庭训、胡祥壁、卢道纯和卢景良等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针对牛瘟、牛肺疫、马传贫、马鼻疽、羊痘、猪瘟、猪喘气病、猪丹毒、鸡马立克、新城疫等重大畜禽传染病,以及炭疽、布鲁氏菌病、牛结核等重要人兽共患病防控的迫切需求,创制了系列疫苗、抗血清和诊断技术产品,制定了综合防治措施,并在全国推广应用,为相关疫病的有效防控作出了突出贡献。

1995年,沈荣显先生因成功研制马传贫疫苗及对国际慢病毒领域的科学贡献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中国工程院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联合举办“20世纪我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评选。其中,“畜禽水产养殖技术的疾病防治领域”评选出四大成就,分别为控制和消灭牛瘟、牛肺疫、马传贫,以及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研制,哈兽研均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十一世纪以来,哈兽研在禽流感研究和防控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非典”溯源、新冠肺炎防治科技攻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非洲猪瘟防控攻关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为猪“蓝耳病”、仔猪病毒性腹泻、畜间布鲁氏菌病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等重要动物传染病和人兽共患病的防控提供了关键的科技支撑。陈化兰院士团队二十多年如一日,坚持系统开展禽流感流行病学监测预警和疫情诊断,及时掌握禽流感病毒的进化、变异,系统阐明了致病力及跨种感染的分子机制,为中国禽流感的有效防控及疫苗研发提供理论依据。针对H5、H7高致病性禽流感进化变异,开展了疫苗等防控技术前瞻性研究,研制的系列新型疫苗在国内外应用超过3000亿羽份,为全球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研制的H7N9禽流感疫苗在家禽的应用有效阻断了H7N9禽流感病毒向人传播,成为“人病兽防,关口前移”的成功案例。二十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疫苗免疫+扑杀”的防控策略成为有效防控禽流感的全球典范。

党的十八大开启了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推动下,哈兽研立足“四个面向”,瞄准“两个一流”,在基础理论创新、产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十八大以来,主持完成的成果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在Science杂志发表论文4篇,在Proc Natl Acad Sci USA, Natl Sci Rev, Nat Commun, Cell Res, Cell Host & Microbe, Cell Discov, Adv Sci, Cell Rep, PLoS Pathog, mBio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1500多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00多项,新兽药证书27项,农业农村部新兽药注册批准公告35项;40多项技术转化100余家企业,转化收入达24亿多元,其中知识产权收益超过20亿元。

新时代的哈兽研将秉承团结、奉献、求实、创新的光荣传统,胸怀国之大者,忠诚有效地履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担当。守正创新,敢为人先,加快构建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新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创新发展,为保障畜牧产业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国家生物安全,继续发挥坚强的科技支撑作用,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值此建所75周年之际,我们组织出版本专辑,以展示哈兽研建所以来在重大、重要动物疫病和人兽共患病防控研究、生物安全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代表性成就与进展。


特邀编辑

busuo.jpg

步志高 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所长

国家动物疫病防控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主任,兼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等,黑龙江省第十二、十三次党员代表大会代表,黑龙江省十三、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财经委员会委员。长期致力于重大动物疫病和人兽共患病防控研究及国家生物安全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组织领导了我国首个生物安全三级、四级大动物感染设施的建设运行。研制的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累计生产应用300多亿剂;研制的羊种布鲁氏菌基因缺失活疫苗及配套鉴别诊断技术生产应用超过1亿剂,将为“2022年-2026年中国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五年行动”提供有力支撑。在非洲猪瘟流行病学、病原学研究及疫苗攻关方面取得系列重要进展和突破,有关研究发表在Science杂志,被评为“2019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在新冠病毒感染机制、动物模型评价、动物用疫苗储备研发取得系列进展,有关动物易感性研究发表在Science杂志,为2020年全球最受关注的20篇科技论文之一。先后在Science,Nat Commun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50余篇,获发明专利50余件、疫苗及诊断试剂新兽药证书5件,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


专辑篇目

编者按

守正创新 笃行致远——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柳金雄, 步志高《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23, 53(12), 1697-1699

评述

中国H5/H7亚型禽流感疫苗研制和应用进展曾显营, 田国彬, 陈化兰《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23, 53(12), 1700-1712

中国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刘文兴, 步志高《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23, 53(12), 1713-1721

鸡马立克病病毒的进化及疫苗研究进展葛成菲, 陆杭琼, 刘长军《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23, 53(12), 1722-1732

中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流行和疫苗李慧昕, 韩宗玺, 刘胜旺《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23, 53(12), 1733-1744

猪蓝耳病的前世今生蔡雪辉, 安同庆《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23, 53(12), 1745-1753

猪主要病毒性腹泻防控技术与应用陈建飞, 石达, 时洪艳, 佟有恩, 张鑫, 冯力《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23, 53(12), 1754-1766

中国非洲猪瘟研究进展张振江, 孙恩成, 朱远茂, 李芳, 步志高, 赵东明《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23, 53(12), 1767-1779

中国猪伪狂犬病的流行及防控郭镇洋, 田志军, 彭金美《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23, 53(12), 1780-1793

农业实验动物资源的培育及应用高彩霞, 张贺, 于海波, 孟庆文, 李昌文, 陈洪岩, 夏长友《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23, 53(12), 1794-1805

人物评传

千磨万砺只等闲, 雄关万道从来跃——纪念沈荣显先生诞辰100周年林跃智, 王晓钧《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23, 53(12), 1806-1813

科学史话

中国牛瘟的消灭辛九庆, 潘巧《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23, 53(12), 1814-1819

中国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消灭辛九庆, 潘巧, 李媛《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23, 53(12), 1820-1824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C株): 历史、现状和未来孙元, 李永锋, 仇华吉《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23, 53(12), 1825-1830



来源: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中国科学杂志社 2023-12-27 

https://mp.weixin.qq.com/s/TjOQaku9AIFkeQc-M93Jyw


上一篇:哈兽研在新冠病毒和埃博拉病毒入侵机制及抗病毒药物研发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下一篇:哈兽研所党委举办中心组学习会 谋划研究所高质量发展思路举措
扫一扫 关注我
网站首页 联系我们
TOP